街道办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单元,其工作人员需具备多维度能力以应对复杂工作场景。对于备考辽宁事业编的考生而言,明确合格街道办工作人员的素养要求,既能体现对基层工作的理解,也能为入职后快速适应提供指导。辽星公考将从政策执行、服务群众、协调沟通三个维度展开说明,助力考生系统掌握核心能力要点。
政策执行是街道办工作的基础。需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辽宁省、市相关文件,准确把握政策精神与实施要求;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,例如将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细化为施工时间表、资金分配计划;通过入户宣传、社区讲座等方式向群众解读政策,确保知晓率与参与度;建立政策执行台账,定期跟踪进展并及时调整措施,确保政策目标落地。例如,落实低保政策时需严格审核家庭收入、财产状况,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。
服务群众是街道办工作的核心。需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,通过“网格化”管理定期收集居民诉求,重点关注养老、医疗、就业等民生领域;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“首问负责制”,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办理,需协调其他部门的主动跟进并反馈进度;针对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,例如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,通过调研规划新增停车位、协调周边单位错时共享资源。例如,通过“接诉即办”平台,确保居民诉求24小时内响应,7日内办结。
协调沟通是街道办工作的关键。需建立与公安、民政、城管等部门的协作机制,明确职责分工与联动流程,例如在疫情防控中协同开展流调、隔离管控、物资保障等工作;整合社区内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、志愿者等资源,形成治理合力,例如组织商家参与“爱心驿站”建设,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场所;通过党建引领推动“红色物业”建设,协调解决小区物业与业主矛盾,提升社区治理水平。例如,通过召开社区联席会议,协调解决垃圾分类设施选址、电梯加装等争议问题。
成为一名合格的街道办工作人员,需在政策执行、服务群众、协调沟通三方面持续发力。考生需深刻理解其核心在于“政策精通、服务贴心、协同高效”三大要素。通过系统掌握政策落实方法、强化群众工作意识、提升资源整合能力,不仅能提升考试应对能力,能为未来从事基层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在实际工作中,唯有将各项素养落实到位,才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。